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谷四35-41) 


耶穌的文化世界


當代的信徒將這故事當成「奇蹟」,地中海第一世紀的平民看到文化價值的榮譽,完完全全含蓋在這故事當中。

害怕


地中海文化訓練並且期待男子勇敢,特別是面對危險的時候。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動搖男子的勇氣。出現害怕是件可恥的表現。

德訓篇(廿二17-18)把經由審慎處理的堅定決議和出於愚蠢計劃的膽怯決議互相對比。他結論到後者「禁不住任何驚嚇」。

在今天的福音中,似乎沒有任何計畫。耶穌在天晚時建議祂和祂的同伴渡河到加里肋亞海的對岸(35)。正當他們啟航不久,出現這海中常見的暴風浪。當然,那些划船和釣魚的人都知道。

這些老練的水手和漁夫出現害怕是相當可恥的(40),有可能會使名譽受損,如果讓兩岸外人得知的話,或是在其他船上的人知道得話(36)。耶穌似乎「唐突」地問這難堪的問題:「你們怕些甚麼?那麼脆弱的忠貞」(直接翻譯成小信德的人?(40))

耶穌的能力


這故事常令讀者難以接受人怎能夠靠著說話就控制了大自然。耶穌當代的中東人可沒有這樣的困難。猶太經師傳統提到像Honi這造雨者,自己站在所畫圈圈的地上,挑戰天主下雨(第一世紀,Taanit 24a),以及Hanina ben Dosa有一次為了自己的方便停止一場大雨,然後再繼續(Tannit 24b)。

第一世紀所關心的不是耶穌的能力,而是來自這能力的榮譽地位。一般人理解不同精神體和人類的階級有高低的不同,有的能力超乎尋常人。因此必須知道在那裡評估這種超能力的等級,以便適當地光榮它們。

門徒說「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這不是想要揣測耶穌身分的問題,而是想要適當地評價耶穌的等級。除了耶穌超乎尋常人,祂還比風和海要有力量。

在古代,如果有人的行為逾越了所出生的身分地位(耶穌的日常所為)會引起騷動。他們的能力必定來自別處。門徒對耶穌的質疑是關於祂超能力的根源。

針對造雨聖者Honi的評論,Simeon ben Shatah相信他是被天主寵壞的孩子,因此饒了他,沒有因為他對天主不敬而開除他。

針對耶穌的評價,福音中的意見參差不齊。像這故事中這些門徒,就會相信耶穌是靠天主的能力,如同耶穌自己所宣稱的。像經師其他人相信祂的能力是來自魔王(谷三22)。

信仰=忠貞


當代人認為信仰或相信一定含有大腦內的心理、內在、認知、情感同意,才算是真理。這種理解可以在瑪竇福音第九章28節(「你們信我能作這事嗎?」)以及其他的段落看到。然而,在近東,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所翻譯成的「信」最好翻譯成「個人的忠貞」或「個人的投身/獻生」。

在今天的故事裡,在耶穌暫停了風浪之後,祂數落門徒怕死而動搖對他的忠貞。耶穌和門徒根本沒有理會當耶穌被逮捕走上死亡時,害怕再次動搖對耶穌的忠貞。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C.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谷十三33─37)   耶穌的文化世界 根據馬爾谷的耶穌,沒有知曉「何日或何時」人子將再來,就算是天上的天使或耶穌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主父知道(32節)。然而耶穌向祂的聽眾保證他們不會「過去,直到這些事情發生」(30節)。祂再三地重複「警醒,醒悟」的勸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