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谷六7─13)

 

耶穌的文化世界

 
耶穌召集祂的朋黨(十二宗徒)並且賦予他們權威去對抗不潔精神體。這種令人讚嘆的權威使這十二人的邁向更高的榮譽。
 
精神體
 
古地中海世界的人不僅深信精神體的存在,而且會依據它們的能力區分等級。名單最上層級的是「我們」的神,其次輪到「其他」神祇,神之子,或總領天使。第三層級是能力稍差的非人類個體:天使,精神體,和魔鬼。人類則屬於第四層級,不是人類的創造物則屬最後層級。
 
耶穌賦予宗徒權柄對抗不潔精神體,將他們從第四層級提升到第三層級。希臘人稱有害的精神體為「魔鬼」,而閃族人稱它們為「不潔精神體」。當耶穌在外邦人驅逐中邪者的不潔精神體(谷五2,8),當地人稱這人為附魔者(谷五15─16)。
 
現代信徒容易稱這舉動為「驅魔(exorcism)」,但是新約並沒有使用這字。整個關注焦點落在「權威」或「能力」上。耶穌擁有制服不潔精神體的權威,而且聖經作者常注意到耶穌成功驅逐不潔精神體是祂權威的證據。今天的讀經提到耶穌與十二宗徒分享這權威(7),並且他們趕走了許多魔鬼(13)。
 

治癒(Healing)

 
制服不潔精神體的權威也延伸到眾人相信由這些精神體所引起的狀況,就是疾病。中邪與生病的區分在古代混淆不清,可以在伯鐸岳母的故事中找到事證。馬爾谷福音(一30)記載她「躺著發燒」,而路加福音(路四38─39)所報導的名叫「熱症」的魔鬼侵襲她,耶穌「斥責」並將它驅逐。
 

行旅與誠懇款待(hospitality)

 
行旅在古代是異常現象並且充滿危險。異常現象是因為很少理由足以使人遠離自己祖先的居所,那是親戚大家族所聚集的網絡。人們所需要及渴望的東西都在這裡。充滿危險是因為盜匪埋伏伺機等候行旅者,特別是那些落單的行旅者(路十30)。由於這些原因,耶穌告訴祂剛剛賦予權威的成員行旅得成雙成對。很有可能為了安全起見,這些兩人一組的人會加入較大的商隊。
 
行旅簡便的指示(不帶麵包,錢等等)並非不尋常。行旅者的需要(住宿與食物)主要由誠懇款待來提供的。耶穌在指示後持續關注誠懇款待(例如,「接待」或「歡迎」)。
 
誠懇款待在中東是專門施予陌生人的價值觀(仁愛寬容則是對待親朋好友的價值觀)。這過程有三步驟:在相當時間內,陌生人受到主人的照顧保護,轉變為暫時的客人,並希望雙方成為朋友(也有可能成為仇人)。
 
主人提供住宿與食物,並給予特殊的避難或保護免受到其他村民的懷疑與攻擊。總之,陌生人經常被村民懷疑不善並且會禍及全村。
 
在中東沒有施予熱誠款待是嚴重違背榮譽的規定。耶穌的「拂去你們腳上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勸告是一項極大的侮辱。它有將人逐出團體的效力。這動作暗示完全拒絕,敵視,並且不願意被對方的任何東西所觸碰。
 
精神體,行旅和誠懇款待這些文化相異點挑戰西方信徒要正視中東文化。當代關於天使和其他精神體的書籍容易展現西方神學或靈修的概念,有時會淡化中東聖經的基礎。對聖經的健全跨文化的解讀與理解能為我們探究這些令人驚歎的傳統主題奠下紮實基礎。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B. 出版 Minnesota,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谷十三33─37)   耶穌的文化世界 根據馬爾谷的耶穌,沒有知曉「何日或何時」人子將再來,就算是天上的天使或耶穌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主父知道(32節)。然而耶穌向祂的聽眾保證他們不會「過去,直到這些事情發生」(30節)。祂再三地重複「警醒,醒悟」的勸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