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若六24─35)

 

耶穌的文化世界

 
這篇信息的重點是信仰,有如若望聖史更詳細的說:「相信耶穌。」第四位聖史34次使用這詞句,點出有其特殊意義。

 

信仰(Faith)

 
這字經常出現在聖經,信徒們也常提及它。正如人類所有的字和語言,基本上和主要上,意義來自使用這字的社會。在美國,這信仰或相信有強烈的理智特質。它住要被認為是理智(mind)的活動。
 
況且,(為美國人而言)信仰總是說人基於權威相信每件事或某人。因此,任何人,包括演員或騙子,穿上白色的實驗室外套,聽診器塞在口袋裡就被任何「可信的」。
 
美國電視節目中扮演醫生的演員在過去幾年中相當有影響力,那些著名的醫學院所會邀請他們在畢業典禮中致詞。科學藥物確認所有的治療最後分析結果都是信仰的結果。人所相信的東西是有效的。安慰劑(placebo)基於這理念。

 

相信(believing in (to))

 
中東世界裡,「信仰」、「相信」、「信實」、和「忠實」這些是描素人與人相連的社會黏膠。這些並非理智的活動,而是來自心的情感,這是中東心理學的思考重心。
 
這些用語真實地描述社會、外在顯像、根深蒂固情緒所依的價值如忠實、獻身和團結。若望聖史用其愛好的「相信」或「信」耶穌來強調這層面(而非理智層面)。
 
今天這一幕,老百姓不願意錯過如果除了吃之外,耶穌能夠給得更多(26),基於這錯誤的理由聚集到耶穌面前。以第一世紀市井小民生活的貧瘠而言,有人認為耶穌太不敏感地咆哮群眾只因為祂曾餵飽他們。耶穌試圖從可朽壞的食物轉移他們的思想到「要為那到永生仍保存的食糧而努力」(27)。然而當人飢腸轆轆時,很難有崇高的思想。
 
老百姓懂得耶穌所說的重點並繼續發問。「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工作呢?」(28)谷木蘭經典指出「天主的工作」用來描述那些中悅天主的事情。老百姓應該行此事,避免惹惱天主。
 
根據耶穌,真正中悅天主就是「信從祂所派遣來的那一位」(29)。這不只是理智的認可,而是正統地中海百姓的獻身、忠實和團結。無論如何,緊緊地依附在耶穌身上。
 
如果聽老百姓口氣他們對耶穌的瞭解有進展,但接下來問話正好指出他們離耶穌的標準尚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他們要求耶穌以神蹟來證實自己。當然,這在傳統上是很正常的。真正的先知必須使自己合法並且以神蹟來輔佐宣報。
 
老百姓想起偉大的先知梅瑟,要求耶穌用瑪納神蹟。對於昨天耶穌給的麵包他們是多麼健忘。耶穌當然已經注意到這些百姓並不了解麵包──神蹟的用意(26),因為他們想到別處去了。
 
祂糾正了她門對出谷記第十六章15節的認識;因為不是梅瑟而是天主施惠並且持續地從天降下麵包。現在,耶穌不僅給予生活的糧食(若六11,27),而且生命之糧(若六35,48)。施予者與禮物是一體、相同的。
 
耶穌結束評語的平行結構與若望聖史所鍾愛的用語「信」是相同的。「到我這裡來的,永遠不會飢餓;信從我的,永遠不會口渴」(35)。其它同意詞有「遵守、跟隨、愛、實行我的話、接受、有、看見」。這些再再說明信眾需要與生命之糧──耶穌建立獻身關係與團結一致。
 

取自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B.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作者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谷十三33─37)   耶穌的文化世界 根據馬爾谷的耶穌,沒有知曉「何日或何時」人子將再來,就算是天上的天使或耶穌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主父知道(32節)。然而耶穌向祂的聽眾保證他們不會「過去,直到這些事情發生」(30節)。祂再三地重複「警醒,醒悟」的勸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