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乙年復活期第七主日

(若十七11─19)

 

耶穌的文化世界

 
丙年循環的四旬期第四主日,我們曾反省若望聖史將「世界」比作反耶穌及其追隨者的勢力。今天的讀經如出一轍。 
 
耶穌如何應付這樣的敵視呢?祂又如何期待祂的門徒應付它呢?若望的耶穌(十七1─26)首先為祂的嫡傳子弟祈禱(6─19),然後才為那些後來相信祂的祈禱(20─26)。 
 

祈禱 

 
純粹從文化的觀點來看,祈禱是種溝通行為,主要針對那有能力控制生活的人,期望在他身上得到好處。並不是所有的祈禱屬於宗教性的祈禱。瑪利亞在婚宴上對耶穌談論著「他們缺酒」就不算是宗教性的祈禱,卻是以新婚夫妻的名義來影響耶穌行動的溝通方式(若二3)。今天讀經中耶穌的祈禱是宗教性的祈禱,因為祂的對象是天主:「耶穌舉目向天祈求說,『父啊,時辰已到』」(若十七1)。 
 
宗教性的祈禱有兩個關鍵特徵:(1)與天主的溝通(2)為獲得特殊結果。 
 

與天主溝通 

 
耶穌稱天主為「聖父」(11),祈禱的語氣含帶著依附或是父子共生體(solidarity)以及耶穌及其願意完成父的旨意。 
 
渴望的結果 
 
耶穌祈求天父保護在世上(11)的門徒脫免「邪惡勢力」(15),並在真理中祝聖他們(17)。 

 

保護 

 
在以團體為中心的耶穌文化中,沒有任何人覺得自己獨力能應付「世界」的。耶穌在危機中提醒好戰的伯鐸還劍入鞘:「你想我不能要求我父,即刻給我調動十二軍以上的天使嗎?」(瑪廿六53)。 
 
正如同地中海世界中鬥爭不只影響個人更影響團體,同樣保護必需來自團體而不只是個人而以。稱為「世界」的團體敵視由耶穌及其門徒組成的團體。這些團體的相互交戰士相當激烈,耶穌團體中已經喪亡了一個(12),因為魔鬼勢力是在「另一」陣營(見若六70;十三2,27)。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唯一佔優勢的方法就是尋求天主,更強而有力的盟友協助(11,15)。 

 

祝聖 

 
舊約傳統鼓勵天主子民成聖自己:「你們應是聖的,因為我是聖的」(肋十一44;十九2;廿26)。聖潔和祝聖要求與非神聖的分離。因為門徒屬於天主(9),他們必須遠離那些反對天主(世界)的勢力。 
 
況且,門徒是在天主聖言的真理下祝聖(19)。但是由於耶穌就是聖言和真理(若十四6),門徒要遠離世界才更能夠與耶穌緊密結合。他們當然已經接受了耶穌所宣報的(14),也準備好傳教(18),也就是門徒現在能夠與其他人分享聖言。 
 
很難不想像耶穌為祂的門徒祈禱反映出某種同一國(siege)心態:「我們」對抗「他們」。這種心態出現在耶穌時代理由充分,同樣可以出現再耶穌死後六十年,當聖史寫福音時。 
那些願意從像這段信息中擷取靈感或是生活指標當代信徒必須平衡分離的需要以及對所有人,甚至敵人開放示好的益處。從文化觀點來認識祈禱能有所幫助。 
 
宗教祈禱主要在與天主溝通,但是我們所聽到的公眾祈禱經常為了令人印象深刻(主要目的?),矯揉造作!耶穌這段主要向天主祈禱即便有門徒在場聽著!我們團體生活中的祈禱有多少目的呢?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B.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谷十三33─37)   耶穌的文化世界 根據馬爾谷的耶穌,沒有知曉「何日或何時」人子將再來,就算是天上的天使或耶穌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主父知道(32節)。然而耶穌向祂的聽眾保證他們不會「過去,直到這些事情發生」(30節)。祂再三地重複「警醒,醒悟」的勸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