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乙年復活期節

(若廿1─9)

耶穌的文化世界

耶穌的文化世界我們不得不讚嘆那些規劃甲乙丙三年復活節都選擇同樣福音的聰明設計。聖史報導瑪利亞‧瑪達肋納的反應(「有人把主搬走了」,2),若望(「一看見就相信了」,8),和伯多祿(四周仔細看了看,一語不發,和其他人回家,6-7,10)。


信仰


長久以來,多少人對聖史「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9)的附加說明感到迷惑。如果若望「一看見就信了」,這話又怎麼說呢?也許「他們」應該指的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和伯多祿兩人而已?

福音的研究生都知道福音至少包含了三層意義的傳統,而若望福音有時還包含的更多層。毫無疑問,這故事反映出聖史合併了許多不同意義的傳統,造成難以理解。白朗神父(Raymond Brown)的若望福音註釋研究傳統內的不同發展。

我們這裡的反省是根據聖經學家布魯斯、馬黎納(Bruce Malina)在1993年出版的《Biblical Social Values and their Meaning》中對「信仰」所作的解釋,描述信仰主要是對另外一人的忠貞和忠實。有信仰的人是個可靠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展現出個人長久的忠貞和信實。換句話說,信仰能被視為在這世界上凝聚眾人的社交黏液。

若望聖史似乎也有這樣的意味。他的團體在面臨敵視的世界中,所關心的是忠貞、團結和凝聚。聖史經常使用「信仰」和「相信」正是說明耶穌需要恆常的忠實。的確,他使用許多同義字來說明:「到我這裡」,「遵守我的話」,「跟隨我」,「愛我」,「信守諾言」,「接納我」,「擁有」,「看見」。

因此,來到空墓「一看見就信了」的那位可愛門徒與瑪利亞‧瑪達肋納(懷疑小偷)和伯多祿(明顯地不敢做任何結論)有不同的反應。若望見到那些麻煩的東西(空墳,沒有屍首,留下的殮布),仍然「忠貞,無論如何」(=相信)。接受這樣的文化解釋,對於尚未明白的附加說明也就能夠應用在這相信的門徒身上。

大多數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解釋。我們比較習慣信仰是種強烈的理智特色,主要強調是理智(mind)而不是心(heart)和意志(will)。

當代流行文化太注重理性,「信仰」這字衍生出權威,特別是缺乏或微弱的證據時。實際上,今天這場景,既沒有天使和權威人士,使得這位可愛門徒地中海文化的回應令人疑惑。
信仰的理性層面在醫療上非常重要,安慰劑總是有效:吃藥的人相信有資格開處方的人(即便是冒名或是演員),有權威,值得信任。

地中海文化所理解的信仰在復活節時,特別挑戰當代的信徒。可愛的門徒見到一堆麻煩的東西仍然堅信著耶穌,不論如何。

今天的福音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來重新檢視我們對生命所抱持過度的理性,或許阻礙了「真正的信仰」和忠實。


取自 The Cultural World of Jesus: Sunday by Sunday, Cycle B. 出版 Minnesota, Collegeville. 作者 John J. Pil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谷十三33─37)   耶穌的文化世界 根據馬爾谷的耶穌,沒有知曉「何日或何時」人子將再來,就算是天上的天使或耶穌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天主父知道(32節)。然而耶穌向祂的聽眾保證他們不會「過去,直到這些事情發生」(30節)。祂再三地重複「警醒,醒悟」的勸言,突...